2020年7月28日至8月2日,我有幸参与瀍河区领导干部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在浙江的学习活动。浙江一行,收获颇多,不仅是知识的提升,更是眼界和视野的开阔。现结合法院工作谈几点个人感受,并将学习贯彻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作如下汇报: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通过对浙江专家教授的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领略浙江治理发展理念,我深深的体会到服务精神在浙江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到法院工作中也要充分学习这种服务精神,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法院工作中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落实区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落实具体举措,提高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认真思考 “我能为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什么?” “我能为瀍河发展做什么?” “我能为法院发展做什么?” “我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通过思考,提高觉悟、带动行动,促进提升、保证落实。
二、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司法服务保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两手抓、两手硬”。对标“疫情防控要慎终如始”,巩固完善网上办案、错时审理、“零接触”执行工作模式。要主动研判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全面开展涉商贸综合体租金减免、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涉疫情纠纷排摸化解,防止矛盾汇集成讼。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严格落实涉疫情案件特别是“首案”的请示报告制度,健全信息通报、集体会商等机制,确保责任落实落细。
二是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对标“复工复产要化危为机”,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要排查企业资金链、担保链断裂等重大风险点,妥善防患化解金融风险,推动形成合法有序的民间融资市场。推进破产案件简易审,推进破产审判府院协调联动机制。加快营商案件办理效率,进行立、审、执节点控制,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贡献法院力量。
三是精准保障区域中心工作。对标“落实瀍河区123456总体发展战略”,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及时回应党委政府在征地拆迁、产业转型、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司法需求,服务保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顺利推进。要加强司法大数据分析,以司法建议、审判白皮书等形式及时作出分析预警,提高司法服务保障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
三、突出实干实效,提高推动各项改革的创新力和担当力
一是办案质效全面优化。对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率先突破”,聚焦质效数据背后反映的深层次短板、问题和差距,将数据全面提升区法院担当作为的集中检验,实行工作落实不力、工作质效落后通报约谈制度。将超年案件、群众反映强烈案件纳入监督管理,狠抓案件质量评查,健全未结案清理常态长效机制,确保案件质效进一步优化。以“一次性解决纠纷”为导向,力争立案引导到位、审判释明到位、裁判尺度统一到位、自动履行到位,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健全立、审、执“一体化”“一盘棋”格局,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数据协同共享机制建设,积极构建“自动履行为主,强制执行为辅”的良好局面。
二是诉源治理提档升级。对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补齐短板”,加强诉讼服务中心与社会矛盾调解中心的全方位对接,建立民商事收案情况每季分析报告制度,推动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社会调解组织的全面进驻,真正实现矛盾化解的互补借力和无缝配合。大力开展“法官进社区”,积极融入社区乡村、综治网格等平安“细胞”,推动矛盾化解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
四、加强管理,提升法院干警的战斗力和落实力,争做形象代言人
在浙学习深刻的感受是,浙江人民每个都是浙江形象的代言人,不管是什么岗位、什么职务,人人都能展示浙江热情好客的对外形象。我们工作中要对标“全面从严治党要走向纵深”,加强干警教育、管理和监督,打造过硬法院队伍,争做法院及瀍河、洛阳、河南的形象代言人。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创新理论学习机制,实施“一周一课”,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学习教育活动,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引领作用。要扎实开展落实不力专项治理,围绕质效管理、作风建设、日常规范,从案件质量评查、院领导巡查、信访投诉件中查找突出问题,每月审判质效点评会,形成落实不力,问题、责任、整改清单,并将问题整改作为各支部主题党日以及各部门庭务会的必选内容,确保责任层层压实、问题逐一破解。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周通报,月讲评,每季部门述职汇报制度,开展“廉内助”等廉政教育新形式,完善《普通干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确保在监管上不留空挡、不留死角,确保干警廉洁担当。法院干警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勇争先,打造美丽新瀍河、发力建设副中心,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中贡献瀍河法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