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进入适老模式 今天是:

杨羽飞 塔湾街道党工委书记

日期:2020-08-11浏览次数:2893
7月28日至8月3日,根据区委统一安排部署、我有幸成为瀍河区第一期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的学员,赴浙江大学进行高质量学习培训。在校期间,认真学习,潜心研读,圆满完成了高质量发展培训课程并顺利结业。短短几天的学习培训,使我的思想认识实现了飞跃式的提升,眼界思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感悟良多,收获颇丰。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后经几度变迁,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这四所同根同源的大学于1998年实现了合并,组建了今天的新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等12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7个专业学院等,教职工9000余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50人。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出大批著名科学家,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级奖得主、4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等杰出典型。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学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据全国高校第三。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可见浙江大学在中国高校的地位名列前茅。此次为我们瀍河区第一批60余名学员进行授课的是从院长级的教授、专家到教坛新秀,他们高瞻远曙,深刻、生动、阐述了各自领域研究的课题。通过对课目《后疫情时期政府治理与营商环境优化》《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后疫情时期文旅融合创新的几点思考》《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县域产业能级》《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新基建》《面对“战疫情”投融资创新与资本市场发展事务》《“六稳六保”见未来——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应对》的学习,使我们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思想得到了进一步淬炼,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比如,面对后疫情时期,营商环境建设的新要求是什么?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方法与成效、政府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及深化政府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等逐一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深刻论述和精辟的解答。尤其是《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这一块,授课老师从浅入深、从表入里,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思想解读到我们该如何准确理解、如何全面贯彻?城市有机更新的原则、重点、机制是什么?社区“微更新”老旧小区如何破茧成蝶?以及“未来社区”九大场景,改变你我生活!等方面,从更高层面阐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意义,从更高更远的角度为我们今后的城市更新工作指明了方向、路径及有效的实战经验。
围绕区委九届十中全会规划的“123456”宏伟蓝图,着眼辖区“三川大道”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和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杭州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我们有信心、有办法、有能力实现建设新瀍河、打造增长极的伟大目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尽快拟定学习方案,将杭州的先进经验尽快与全体同志分享,达到学习、讨论、交流、提高的目的,结合区委九届十次全会规划出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进一步理清辖区发展思路,切实把建设美丽新瀍河作为当前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和责任使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区委部署要求上来。
二、强化作风,提高能力。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那样“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为民理念,深入细致地做好拆迁项目和改造项目所涉居民群众的摸底、宣传工作,把杭州的先进经验灵活地运用到辖区城市更新上来,与美丽新瀍河建设相匹配,与未来城市发展相适应,让群众满心满意。
三、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面临瀍河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我们要用开放的思路引领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敢为人先,把争先意识贯穿到工作各环节,努力形成“划船效应”“头雁效应”“动车效应”。让开放引领始终成为推动瀍河发展的不竭动力,让杭州经验在我辖区开花结果,让辖区城市轨道产业园迅速成为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力抓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