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8日至8月2日,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我区第一期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在杭州浙江大学成功举办。参加第一期研修学习的学员圆满完成了高质量发展培训的课程并顺利结业,做为区政府一名领导干部,本人有幸参加了本期的研修学习。学习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培训班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维护自身形象。积极参加培训班组织的各项活动,遵守课堂纪律,执行学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圆满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和教学任务。
本次的培训内容及学习计划,教学双方机构是经过细致的分析研究而确定的。在课程学习上安排了《政府治理与营商环境优化》《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文旅融合创新》《投融资创新与资本市场发展实务》《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新基建》等七方面内容。在现场教学上安排了云计算产业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建设、产城融合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园区规划、管理、招商引资等三方面内容。从理论专业知识到现场实践成果,与我区的实际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指导针对,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这次的培训学习,就我个人来说深受启发。
一是理论知识方面。使个人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提升,学到了以前没有学到,或者说以前学到了而没有学深悟透,甚至说当成过眼烟云搁置脑后,时过境迁至于遗忘。这次的学习内容针对性很强,如果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那就失去了学习的目的性,仍然会导致学而无用的结果。学习首先补充知识武装自己,在知识容量上增加库存。知识的库存是无限的,是永无止境的。掌握了知识是要发挥作用的,是为了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强大武器。只有把学习的成果适用到实现社会的实践上来,真正发挥知识的力量指导人类社会正确的前进方向,才是学习的目的;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是在现场教学方面。观摩了云栖小镇的云计算产业、滨江高新区的产城融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园建设。现场教学的参观学习使我感到了震撼,在这里,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大数据,什么是智慧城市,什么是人工智能,这些名词说实在的,过去在我脑海里大多只是名词,只是概念,只是理想,距我们现实社会甚远。可是杭州却把这些变成了现实,变成可触摸到的真实,变成人类生活中的切实。闲暇之余站在宿舍楼的平台上浏览杭州市的城市市容,我看到了杭州城的整洁,感受到了杭州城的清爽舒适,体会到了杭州人的勤勉务实。在杭州市的大小街道全天候听不到汽车的喇叭声,听不到大城市的喧闹声,看到是流动有序的车流和人流,每一个路口都是机动车礼让行人的现象,更为感叹的是每个交通主要交叉口都会有一个明显的电子显示屏幕,上面显示出周边几个停车场,每个停车场还有多少个停车位。没有设置显示屏幕的地方,临时停车不得超过三分钟,而且停车的车主都会收到附近停车场的信息状况。这些现实状况是我真切的体会到了大数据时代来了,高科技时代来了,智慧城市时代来了。
三是收获感悟方面。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一个深刻的思考,那就是我们究竟来学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我自己的体会是,面对浙江,面对杭州,感觉我们最大差距不是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而是理念,是思想上的巨大鸿沟。就我市我区来讲,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在一些领域也有些运用,而且也有些成果,但局限性太微乎其微,多数成果仅限于个别领域,不惠普不拓展,大数据的共享性不能很好的展现。这些年,我区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也有很大的改善。但我们的某些举措似乎还在延续那些老习惯老做法,比如在道路建设上知识热衷于道路的大修大建,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设施的提升研究完善上没有下功夫。比如在社会治理上也没有很好的改善,政务公开亦多为一些鲜有实效的所谓探索。再比如在各类考评中存在诸多的虚功实做,在表面形式上做足了功夫却并不能有效促进工作。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究其根本就在于理念僵化,思想老化,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赶不上新时代的步伐。因此,我们的学习首先是理念,而不是照本宣科,照抄作业,是要结合我区实际,有针对性的创新,有计划有步骤的提升,要把现存有生命力的产业做大做强,要把目前的城市建设做美做优,要把我们的作风真正提升到求真务实,勤劳为民的高层次高境界上来,多做好事,常做善事,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适用到我区的多项事业建设上来,打造美丽新瀍河,为洛阳副中心建设和我区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